時光飛逝,轉(zhuǎn)眼間來臺灣交流學習已經(jīng)1個多月了。初到臺灣時的不安與欣喜,漸漸地被平靜而有序的學習生活所取代?,F(xiàn)在回想這段時間在臺灣的學習和生活,感觸頗多。
飲食的不同。9月16日,我們抵達了臺灣,感覺最不同的一方面就是飲食。在大陸,我們北方人比較喜歡饅頭,而在這里沒有饅頭,只有漢堡、便當、方便面等等;這里的口味偏甜,讓我這個山東人很是不習慣。還好我們有找到一些符合我們口味的,鍋貼、蛋炒飯、牛肉面……
熱情的臺灣老師和同學。這里的老師和學生對我們非常友好,相熟的老師和同學會經(jīng)常邀請來自大陸的同學到家中作客、聚餐乃至小住,因此大陸學生可以同臺灣師生培養(yǎng)很深厚的感情。出去游玩的時候也可以請當?shù)氐呐_灣老師和同學在方便的時候帶路或招待,能省下不少工夫。
學習與游玩小秘籍。時間上的安排是比較重要的,必須兼顧課業(yè)與游玩。我選擇的方法是在選課的時候?qū)⒄n程盡量密集安排在三四天內(nèi),這樣一周能有三四天的時間來游玩。交通方面,臺鐵、高鐵和各客運公司是我們所依賴的交通工具,自己出去玩的話,上網(wǎng)查臺鐵時刻表和前人的經(jīng)驗(“攻略”)是必不可少的。中南部的交通相對北部來說沒有那么發(fā)達,因此在行程安排與交通的銜接上要比較注意。平心而論,臺灣的一些著名旅游點,其風光和新鮮感對比大陸相同賣點的旅游區(qū),并不一定優(yōu)勝,有的甚至“見面不如聞名”。但臺灣對文化資源與自然風光的開發(fā)保護明顯比大陸更加完善,景區(qū)的配套設(shè)施也更加貼心,在臺灣遠足、旅行是非常寫意而舒適的。臺南較北部濃重歷史文化積淀,墾丁和花蓮、宜蘭的海與山,臺中宜人的氣候,當然不能忘的是各地人潮擁擠的夜市和琳瑯滿目富有特色的小吃,讓人垂涎三尺。
學生管理工作的不同。這里對學生的管理,也跟大陸高校有所不同。這里并沒有專職的輔導(dǎo)員,而是授課教師兼任班導(dǎo)師,即教師既從事教學工作又從事班級的管理工作,把教學和行政合二為一了,節(jié)省了資源同時又讓學生可以更好地和老師打成一片;還有,這里的臺灣學生很多都是在外面自己租房子,學校認為這樣不僅可以節(jié)約宿舍,把宿舍騰出來給真正需要住宿的同學,同時可以增加一起在外租房子同學的獨立性和團結(jié)性,這個與我們大陸差別是很大的。

這就是傳說中的高雄港。

很有歷史感的阿里山神木。
下個月會發(fā)生什么呢,精彩馬上奉上。